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手沖日記】

《尾段注水留or不留》

大家應該都有看過
有些人手沖時,最後會刻意在濾杯還有水時就移走濾杯
這派說法多是認為,頂端的泡泡會抓住大多數的苦澀味
所以最後該讓它留在濾杯中,免得壞了整壺咖啡
想當然也有人讓選擇它全數流光

那到底哪種方法比較好?又或者影響在哪?
在燃木剛開始學習時,也是使用前者的方法比較多
但最近比較偏好後者

原因是,並沒有感覺比較苦澀
倒是每次沖煮的穩定度上升了
濾杯留水反而造成每次沖煮粉水比有些許落差

大家可以自己嘗試看看
看看自己比較喜歡哪種風味呈現

《義式填壓器 C-ripple & 平面Flat》試用&風味比較》









左:58 flat
右:58.35 C-ripple











既然錢都噴了,就打鐵趁熱玩一下、寫個心得吧!


左:58 flat                          右:58.35 C-ripple

一直以來,我的義式機(Sivano Quick Mill)無法穩定萃取出足夠的crema,最直接的關係大概是磨豆機。
暫時沒位置也沒法牽條220V的,所以只好拿小飛鷹擋著先。

以家用來說,Sivano這台壓力算是充足了,偶爾只要粉量多一點、填壓多壓幾次,至少有機會可以出現一公分crema
但看壓力表,常徘徊在4bar左右,就要停止萃取了,顯然萃取速度過快了。



好啦好啦還是換台磨豆機卡實在.....但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只好先買個順手的tamper…(原本是借來的)

話不多說看圖跟試喝比較實際一點。
左邊:58.35C-ripple填壓的
右邊:一般58平面 填壓的





豆子: 衣索比亞 日曬 夏奇索G1 淺中焙
粉量: 19g
水溫:90


終於~期待已久的crema真的變多了>W<//
有趣的是,之前拿中深焙的義式配方也未必有這麼多crema,換成C-ripple後竟然淺焙的夏奇索還能萃取這麼多。可見之前的粉量真的都用太少(16.5)還有根本沒壓緊XD




網路上要查到tamper造成的風味差異還滿少的,所以分享一下兩者間的不負責任比較。

Flat:
入口前段非常刺激,濃烈到接近酒香般的酸味充滿口腔,但來的快去的快,中段後酸味快速退去,尾段所剩無幾,口感相對清爽但薄弱
C-ripple:
入口不如Flat刺激,溫潤溫和許多,也就沒有那種接近酒香的濃縮爽感了,整體口感扎實了不少,中後段的餘韻延長很多,比較嚐的到中段的甜味跟後段微微的巧克力香。


因為這次是用淺焙夏奇索,而不是調合配方,層次較少及高酸值應該很正常。兩個tamper誰好誰壞也不好下定論,要是做成拿鐵我大概會拿flat,去凸顯牛奶跟咖啡的對比,做成單品Expresso我會選C-ripple,因為溫潤好吞許多,甜感也明顯不少,至少我能整杯喝完,用Flat我大概就嚐一口而以….(←超弱

總而言之,58.35C-ripple確實讓我們填壓變好了些,味道我上我也滿喜歡的,手感也很棒,至少花梨木木紋我看得很爽XD

{咖啡豆保存的2大陷阱}


1.      養豆

聽說豆子要養才好喝!所以一次買很多很多放著喝!
唉呀客官您有點誤會了呀,一般人說的養豆是指烘焙完後到風味成熟穩定所放置的1~7天左右阿,所以說是「熟成」可能比較恰當。而不是放越久風味越多啊!
基本上還是建議咖啡烘焙完1~2月內喝完它,不然風味都流失在空氣中囉!


2.      冷凍?冷藏?

雖然低溫有助於減緩變質速度,但從冰箱拿出來的咖啡會因為溫差過大而讓空氣中的水氣凝結在咖啡表面,造成咖啡受潮,加速風味的流失。
而且冰箱內氣味繁雜、咖啡豆這種多孔隙的東西很容易沾染味道
除非你喜歡大雜燴的味道(?
那短時間咖啡真的喝不完或者很久才煮一次,該怎麼辦?
那您可以把咖啡用密封袋或罐,分裝成每次使用的份量去冷凍或冷藏,每一次都只拿出該次要用的份量,放在室溫讓豆子完全退冰後再使用,沒用完就也別再冰回去了,因為咖啡組織結構會被重複破壞,導致風味流失。



那到底該怎麼保存勒!!其實很簡單
我們的包裝袋都是不透光不透氣的鋁箔袋,上面也有單向排氣閥跟密封條,不會讓氣體撐破袋子。所以只要用完後,封條壓好,放在『陰涼乾燥通風處』就好啦!~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精品咖啡V.S商業咖啡}

什麼是精品咖啡呢?

依據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分類標準
「在350g的生豆當中,一級瑕疵豆一顆都不被允許,二級瑕疵豆需在0~5顆的範圍內,且杯測分數必須在90分以上」才能被列為精品級咖啡(Specialty)
這麼嚴格?
事實上總共有5個等級,分別是G1 精品級(specialty)G2優選級(premium)G3佳作級(Exchange)G4標準級(Standard)G5標準以下級(off)

?那為什麼有人88分也說是精品咖啡?
雖然SCAA已經是頗有歷史及公信力的存在了,但各國間的分級方式都不太一樣SCAESCAJ的標準彼此之間也有點差異。
基本上這個定義是評估生豆品質為主,不然連杯測標準、烘焙標準、水質標準
也都有些規範的。

難道一定要符合這些嚴謹的標準才能稱為好咖啡嗎?我認為沒必要這麼嚴苛,基本上只要杯測分數有80分以上稱為精品咖啡應該不為過了!
這些標準設立的用意,個人覺得是作為一個溝通的標準與參考。畢竟味覺實屬主觀,在國際上溝通若沒一個概略準則,法國人說喝起來像藍起司,台灣人卻說喝起來像皮蛋,那不就尷尬了?
所以杯測分數主要還是讓你在茫茫豆海當中,經濟且快速的找到你喜歡的豆子,盡量省去瞎子摸象的過程,但最終還是要回到你手上的那杯咖啡,是不是你所愛的!


那商業咖啡呢?
顧名思義就是拿來「商用」,所以必然會有「大量、低價」的特性 。
想當然爾的普遍味道是輸給精品咖啡的,因為光是在採收的過程中,為了壓低價格勢必得使用大型自動化機具去採收,以減少人工成本及時間成本,採摘過程中熟的紅櫻桃摘下來了,但未熟的、長蟲的、營養不良的…也通通都摘了下來。
雖然後續還是會做篩選的動作,但篩選標準與細緻度在成本考量下肯定是較粗糙的。

這些商業咖啡多半都拿來做成罐裝咖啡、即溶咖啡等商業飲品,就連大名鼎鼎的星X克、X朗等的豆子多半也是商業咖啡為主、精品咖啡為輔。


但商業咖啡也不是個什麼萬惡的存在,而該說是種必然的存在。想想,若沒有低價大量的商業豆,你手上的星巴巴一杯可能不是$135而是$235一杯了,而西踢咖啡可能也不是$45一杯而是$90一杯了。畢竟除了豆子成本外還有如人事、店租、管銷等成本要考量。

-手沖咖啡的入門提案- ⟪該怎麼選濾杯?⟫

「我想要練習沖手沖咖啡,剛剛入門,有什麼推薦的濾杯嗎?」 今天燃木就以可玩性高、風格鮮明做出發點 推薦想跳坑 … 痾不是,想入門手沖練習的朋友幾個濾杯 -Hario V60 系列 - 自 2004 年 Hario V60 濾杯問世之後 這款濾杯迅速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