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松屋式的萃取概念,幫助燃木得以在咖啡剛烘焙好,咖啡豆排氣還相當旺盛的前提下仍然可以保有足夠的萃取率,以及足夠乾淨的口感。
那麼松屋式的沖煮是怎麼辦到的呢?
其實阿,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將咖啡粉撥開均勻貼於濾器壁」、「加蓋悶蒸」的手法,他的真實目的並不「只是」要避免剛烘焙好燥味和二氧化碳干擾
更完整的說法其實是:「要使進入萃取階段時的咖啡粉狀態一致」
說的明白一點,我們一般情況下使用的悶蒸其實也是一樣的目的,只是大家應該也都有這樣的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豆子悶蒸的過程會越來越不膨(看起來越來越不賞心悅目)
所以今天的悶蒸30秒,跟後天的悶蒸30秒,其實預備萃取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而除非日積月累的使用科學儀器計算,否則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今天的30秒是後天幾秒的效果
松屋的前輩們受到的困擾則更勝於此,他們除了要面對店面中數支每天排氣狀況都不一樣的咖啡豆,想辦法把今天和後天的咖啡萃取的一樣之外;還要面對客人回家後咖啡豆可能儲存了兩個月沖煮狀態不好的疑難雜症(ㄎㄤˋ一ˋ)
終於有天前輩們就爆氣啦~
他們決定,既然抓不準排氣的狀態,那我就乾脆把氣通通排光光啦!(生氣)
這樣不管剛烘好一天還是兩個月,沖煮前咖啡粉的狀態就都會一樣啦!
所以,才有了松屋式的前兩個步驟
可是氣都排光光了,這樣在沖煮的過程中不是很容易淹水導致萃取漏失嘛?ㄟ對,還真沒錯
所以松屋的前輩為了改進這點,將咖啡粉磨的hen粗,連帶的提高水溫
這樣發現不行,溫度太高還是會帶出咖啡粉表層的雜澀物質,但降低水溫的問題是,那可是1950年阿!那個年代可沒有家家戶戶都有溫度計這東西,這樣會被客訴的問題還是沒解決阿!
所以決定維持原定的高水溫,也就是水一煮開就倒入壺中,這樣在手沖壺中的溫度大約是95℃,但是把水柱拉~~~的很高(30cm)來同時解決水溫過高和萃取力道不足這兩個問題。
然後由於咖啡粉長時間的排氣吸水,風味物質已經很容易釋出,所以原本應該是1:10的粉水比,變成只需要1:5就可以把大量風味物質融入咖啡了,再多下去咖啡粉就開始釋出雜味了,但由於這樣沖煮出來的咖啡液很濃,還需要加水稀釋回1:10的粉水比濃度。
所以整套技術下來,發展完成的結果就是
1.折濾紙
2.將要的咖啡粉(一人份10~12克)放入濾紙,研磨刻度hen粗
3.使用湯匙在中間挖出一個大洞,將咖啡粉撥開均勻貼於濾器壁
4.使用95度的熱水,從離濾器約30公分高的地方以極小水柱注水,先從中央開始注水,有水進入下壺後開始繞圈將全部粉打溼
5.濾器上蓋上蓋子,悶蒸時間以三分鐘為基準
6.排氣完成後,使用95度的熱水,從離濾器約15公分高的地方以極小水柱注水,直到下壺至1:5的粉水比咖啡液 (EX:20g的粉萃取100c.c.的咖啡液)
7.加一倍熱水稀釋至1:10的粉水比即可
燃木以往在推廣日式沖煮法的時候,時常聽到一種說法
「日本的咖啡店很難願意把沖煮法分享清楚,總愛把手法搞的神神秘秘很難的樣子,神經質又難以重複驗證。」
「日本的咖啡店很難願意把沖煮法分享清楚,總愛把手法搞的神神秘秘很難的樣子,神經質又難以重複驗證。」
其實不是的,一些日本的老前輩相當熱衷於分享自己的經驗,只是一來他們可能不懂得當前主流咖啡業界使用的SCA術語,講起來難免有些雞同鴨講。
二來一個淵遠流長的手法,當中細節經過數代人的驗證和完善,眉角一多,自然難免在教授上有些言語上難以傳達的地方,若非親自體驗一遍,還真難明白每一個講究的用意何在。
而燃木推廣的用心也在於此,老前輩的智慧我們將盡力的使用我們台灣咖啡文化中大家都能明白的用語替大家轉譯,語言所傳達不了的,我們就用眼睛和經驗替你校正和逐一解釋所以,若是想更了解這走過60年的手沖技法,燃木的講座定然能滿足你不論你是想聽400年來的珈琲故事,或是專注於獲得眼前的新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